氯甲基甲醚(CMME)和二氯甲基醚(BCME)作为1类致癌物,其工业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这两种物质的检测,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12月25日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甲基甲醚和二氯甲基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1390-2024)》,该标准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1. 标准依据
HJ 1390-2024标准规定了气相色谱法作为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CMME和BCME的方法,适用于化工、制药、纺织等行业废气的检测。
2. 方法原理
衍生化反应:废气中的CMME和BCME与吸收液中的2,4,6-三氯苯酚和乙醇钠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衍生物(如2,4,6-三氯苯甲醚类化合物)。分离与检测:衍生物经正己烷萃取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结合保留时间定性和外标法定量。
三、试剂与材料
1. 关键试剂
正己烷:色谱纯,用于萃取衍生物。乙醇:色谱纯,作为吸收液溶剂。2,4,6-三氯苯酚:纯度≥97.5%,衍生化反应试剂。乙醇钠:优级纯,催化衍生化反应。氢氧化钠:优级纯,用于调节溶液pH值。
2. 吸收液制备
将15.8g 2,4,6-三氯苯酚和5.4g乙醇钠溶于1L乙醇,混匀后冷藏保存,有效期30天。
四、仪器与设备
1. 采样设备
烟气采样器:具有抗负压功能,流量精度±2.5%,采样流量0.2~1.5 L/min。棕色多孔玻板吸收瓶:75 mL,用于采集废气样品。
2. 分析仪器
气相色谱仪:配ECD检测器,色谱柱推荐使用DB-5(30m×0.25mm×0.25μm)。氮吹浓缩仪:用于样品浓缩定容。电热恒温水浴锅:控温精度±2℃,用于衍生化反应。
五、采样与前处理
1. 采样条件
采样流量:0.5 L/min,采样体积10 L(标准状态下干烟气)。吸收液用量:50 mL,冰水浴冷却以减少挥发。采样管材质:氟树脂或内衬聚四氟乙烯的硅胶管。
2. 前处理步骤
样品转移:将吸收液转移至100 mL具塞比色管,补加吸收液至50 mL。衍生化反应:80℃水浴加热5分钟,冷却后用正己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浓缩定容:氮吹浓缩至1.0 mL,待分析。
六、分析步骤
1. 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260℃。柱温程序:120℃保持2分钟,以20℃/min升至270℃保持15分钟。分流比:10:1,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量1.0 mL/min)。
2. 定性定量
定性:通过保留时间确认目标物。定量:外标法(工作曲线法),工作曲线相关系数≥0.990。
七、质量控制与准确度
1.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检出限:CMME和BCME均为0.003 mg/m³(采样体积10 L时)。测定下限:均为0.012 mg/m³。
2. 精密度与正确度
精密度: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5.2%~17%,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7.8%~13%。正确度: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2.0%~118%,符合方法学要求。
3. 质量控制措施
空白试验: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测定一个实验室空白和现场空白。校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0,每20个样品验证一次中间点。穿透试验:第二支吸收瓶目标物含量应小于总量的10%。
八、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试剂配制及样品前处理需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器具(如防化学手套、护目镜)。废物处置:实验产生的废液需分类收集,依法处置。
九、结语
HJ 1390-2024标准的实施,为固定污染源废气中CMME和BCME的测定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技术方法。通过严格的采样、前处理、分析及质量控制步骤,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环境监管和职业健康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政策的完善,CMME/BCME的污染防控将更加高效,助力实现“零容忍”的环境安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