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曼哈格标准物质与耗材商城
  • 标准物质生产者 标准物质生产者
  • 能力验证提供者 能力验证提供者

警惕!这六类食品最易非法添加15种酚汀(酚丁),教你如何避坑?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检测各种非法添加剂已成为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部分。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中15种酚汀(酚丁)、酚酞及其酯类衍生物或类似物的执法检查办法》,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方法不仅为打击非法添加剂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而且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哪些食品可能涉及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一、酚汀类物质:食品中的"隐形毒药"
酚汀(酚丁)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强烈致泻作用的化学物质,曾被用于治疗便秘的处方药。然而,由于其严重的健康风险(如肝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我国已明确禁止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部分不法商家为追求"快速瘦身""排毒养颜"等虚假宣传效果,仍在减肥茶、代餐粉等产品中非法添加此类物质。

二、六类高风险食品:非法添加的重灾区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检测标准(BJS 202209),以下六类食品最易成为酚汀类物质的"藏身之地":
1. 减肥类食品:以"瘦"为名的陷阱
典型产品:减肥胶囊、瘦身咖啡、代餐奶昔等。添加动机:通过酚汀的致泻作用快速减轻体重(实为脱水),制造"立竿见影"的假象。
2. 通便类食品:披着"养生"外衣的毒药
典型产品:通便茶、润肠胶囊、酵素梅等。添加动机:利用酚汀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但长期使用导致依赖。
3. 保健食品:功能宣称的滥用 典型产品:宣称"排毒养颜""减肥瘦身"的保健食品。添加动机:通过非法添加增强"效果",吸引消费者。
4. 代用茶及花果茶:日常饮品的隐患 典型产品:荷叶茶、决明子茶、玫瑰花茶等。添加动机:以"天然"为噱头,暗中添加酚汀类物质增强"通便"功效。

5. 糖果及蜜饯类:零食形式的伪装 典型产品:酵素软糖、减肥话梅、瘦身果脯等。添加动机:以"零食"形式降低消费者警惕性,掩盖非法添加行为。
6. 固体饮料及冲调食品:日常补剂的滥用 典型产品:减肥奶昔、代餐粉、益生菌固体饮料等。添加动机:通过添加酚汀类物质快速"排毒",但实际危害健康.

三、检测利器:UPLC-MS/MS技术如何揪出"毒食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采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可精准检测食品中15种酚汀类物质:灵敏度:检出限低至0.1μg/kg,满足"不得检出"的监管要求。抗干扰性:通过乙腈提取和固相萃取净化,有效抑制基质效应。

四、消费者避坑指南:三步远离"毒食品"
警惕"快速效果"宣称"3天瘦5斤""立即通便"的产品大概率非法添加酚汀类物质。合法减肥食品应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实现健康减重。
仔细查看标签成分:合法食品需明确标注成分,若发现"双辛酚汀""双醋酚丁"等可疑化学名称,立即举报。优先选择带有"蓝帽"标识的保健食品(需经国家审批)。
选择正规购买渠道:优先通过大型商超、品牌旗舰店等可信来源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无包装、无生产日期、无厂家信息的"三无"产品。

五、健康比"快速"更重要
酚汀类物质的非法添加,暴露了部分商家为逐利而罔顾消费者健康的恶劣行径。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提高警惕,通过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实现健康管理。同时,监管部门需持续加大打击力度,让"毒食品"无处遁形。记住:真正的健康,从来不存在"捷径"。曼哈格提供检测15种酚汀标准物质如下:

CAS号 名称 标准值 单位
1977-9-8 酚酞 100 μg/mL
125-13-3 酚丁 100 μg/mL
115-33-3 双醋酚丁 100 μg/mL
2943075-86-1 双丙酚丁 100 μg/mL
3002045-72-6 双己酚丁 100 μg/mL
N/A:双庚酚丁 双庚酚丁 100 μg/mL
N/A:双庚酚丁 双庚酚丁 100 μg/mL
2943075-87-2 双环丙甲酰酚丁(双环丙酚酊) 100 μg/mL
N/A:双环己甲酰酚丁 双环己甲酰酚丁 100 μg/mL
N/A:三环丙甲酰酚丁 三环丙甲酰酚丁 100 μg/mL
N/A:6-氟双丙酚丁 6-氟双丙酚丁 100 μg/mL
861070-76-0 5-氯酚丁(4-氯酚丁) 100 μg/mL
2910823-02-6 5-氯双醋酚丁(4-氯双醋酚丁) 100 μg/mL
17692-24-9 双酚沙丁 100 μg/mL
14008-48-1 双酚沙丁醋酸酯 100 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