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确保食品中不含有非法添加物成为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4年12月22日正式发布了BJS 202405《食品中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化合物的测定》标准,以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那非类化合物的行为。

那非类物质,如西地那非(俗称“伟哥”)、他达拉非等,属于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常被不法分子非法添加到保健食品、饮料等食品中,以宣称具有增强性功能等效果。然而,这些非法添加物缺乏全面的药效和毒性评估,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可预测的健康危害。因此,制定有效的检测方法,准确测定食品中的那非类化合物,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BJS 202405标准的发布,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标准不仅整合了先前多个相关检测方法,还增加了新发现的衍生物,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那非类化合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标准内容概述
BJS 202405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95种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市场上常见的饮料、糖果、果冻、饼干、咖啡、酒类及保健食品等食品中那非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标准中详细描述了试剂与材料、仪器和设备、分析步骤等内容。其中,分析步骤包括试样制备、试样提取、试样净化、空白基质溶液的制备、仪器参考条件、标准曲线的制作、试样溶液的测定以及空白试验等。此外,标准还附录了西地那非等95种化合物标准品的基本信息、质谱参考条件、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多反应监测色谱图以及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法确认方法等。
三、标准主要变化与技术创新
与先前的检测方法相比,BJS 202405标准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和技术创新:覆盖范围扩展:将可能存在于食品中的更多那非类衍生物纳入检测范畴,提高了方法的适用性。技术手段升级:采用更精细的前处理工艺及更灵敏的质谱检测参数,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项目整合:直接取代BJS201601、BJS201704、BJS201805等3个老标准,实现一次更新多重覆盖,避免了方法重复或交叉造成的混乱。
四、标准实施的意义与挑战
BJS 202405标准的实施,对于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那非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识别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提高执法威慑力,还能够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检测和数据互不通用的状况。然而,新标准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无衔接时间导致的打击犯罪“被动”、程序手续繁杂影响办案效率以及资质争议大等技术层面存在的不确定性。
五、结论与展望
BJS 202405《食品中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化合物的测定》标准的发布,体现了我国应对那非类非法添加问题的重视与技术升级的决心。虽然新标准的实施面临一些挑战,但相信随着相关部门的努力和各方的协同联动,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BJS 202405标准在保障食品安全、打击非法添加行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发布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环境。